“这里的人呢?我要激活积分卡。”
4月22日下午五点半左右,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内厨余垃圾投放站,一名手持绿色积分卡的中年女性问道。
她所说的积分卡,全名为垃圾分类积分卡,是北京市海淀区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设计的。居民将家中的厨余垃圾分类后,在规定时间投放到厨余垃圾投放站,确认合格后即可刷卡登记积分。每户每天投放一次(或以上)得1个积分奖励0.5元,每月有20个积分即可兑奖。
2000年,北京市成为第一批全国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2017年又入选住建部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
对比2017年与2000年重点城市的举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轮垃圾分类试点较此前有不少进步。
以北京为例,该市投入的人力、财力以及政策约束力较2000年有很大改变。从居民小区/单位的垃圾分类投放,物业/垃圾分类公司的收集,环卫的垃圾分类清运,到末端的分类处理,整个链条比较完善,而不是之前放两个桶就完了。
其他城市也动了真格。浙江有杭州、宁波两个试点。截至去年11月,杭州市城管委执法共开具了九百多件处罚单。近期,浙江金华、绍兴等其他非全国试点城市,也对餐厅、物业、居民等主体开具罚单。
动真格吸引了多家企业入场。记者在天眼查上看到,近2年全国有982家经营范围含垃圾分类的新注册公司。到2020年,垃圾分类市场将超过200亿元。
不过,记者实地走访及采访专家发现,目前垃圾分类初期居民积极性不高、投入大、执法难度大仍是难题。垃圾分类需要发改、住建、规划、环保、商务、交运、工商、城管等若干部门和区县、街道等配合,全民参与,考验城市的精细管理。
实地调查北京如何垃圾分类
在北京该如何正确扔垃圾?
首先,在家里最好多放几个垃圾桶。目前北京大多数启动垃圾分类的小区一般分三个桶,分别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如何区分可参照小区内的宣传栏。
出门时将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内。注意投放厨余垃圾时,装垃圾的不可回收塑料垃圾袋放入其他垃圾;外卖盒一般放入其他垃圾桶内,残余食物则扔入厨余垃圾桶。这意味着厨余垃圾要裸投,因此最好随身携带湿纸巾。
投放完,垃圾分拣员、管理员或监督员会检查并二次分拣垃圾。清运单位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混合运输,而是将厨余垃圾用专门的环卫车辆运输,再送入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处理。
那么居民会主动分类投放垃圾吗?4月21日,在北京朝阳区西坝河附近某小区,记者看到仅小区入口设有垃圾分类宣传栏,指导居民如何分类投放,而垃圾桶内各类垃圾仍混在一起。
居住在朝阳区的陈女士抱怨,小区对垃圾分类几乎没有宣传,虽设有垃圾分类桶,但住户并未分类投放。
北京市海淀区垃圾分类考核指标之一是厨余垃圾分类效果。在海淀区公开的垃圾分类日常检查情况上,记者看到厨余垃圾分类效果差的街道比比皆是,不可回收的外卖盒、塑料袋,可回收的纸袋子,全都混在厨余垃圾桶内。
而记者走访海淀区几个垃圾分类效果较好的小区发现,每组垃圾分类桶都配有宣传牌,告知居民如何投放垃圾、垃圾的运输和去向、相关负责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前述小区以积分奖励形式鼓励居民正确地投放厨余垃圾。获得积分需满足一定条件,居民的厨余垃圾不能包含其他垃圾,即仅包含家里面产生的容易腐烂的食物类垃圾,动物的大棒骨、玉米核等不易腐烂的都不合格,且投放重量不低于1斤。
这种方式效果不错。小区另一位中年女性居民表示,听朋友介绍知道积分政策,有厨余垃圾都会扔到厨余站。
记者在厨余垃圾投放站登记表上看到,这个站点每天大概积分160-170个左右,也就是说每天有160-170人次投放,这只是该小区两个投放站中较大的一个。大概估算,每天有1/6的居民会主动分类投放。
还有小区雇用专人二次分拣。海淀区万泉河附近的一个小区内,记者看到,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内满满的都是菜帮菜叶、果皮、剩饭剩菜等“纯净”厨余垃圾。该小区居民说,每天都有一位男士会分拣厨余垃圾。
对此,长期观察垃圾分类、北京零废弃联盟项目负责人谢新源表示,二次分拣虽保证了清运、末端处理的分类,但不利于鼓励居民主动分类投放垃圾。
谢新源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北京试点小区居民参与率在10%及以上,而上海能够达到50%。单就厨余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来看,北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个人最高罚1000元但执法难
为何说本轮垃圾分类动真格?
因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在人力上,多了垃圾分类分拣员、管理员和监督员等多个工作岗位。
在物力上,专门的垃圾分类运输车投入使用,新建垃圾转运站、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等设施。据悉,北京市共有厨余垃圾运输车543辆,餐厨垃圾运输车723辆。
财力上,政府加大投入。因增加餐厨垃圾清运项目、生活垃圾海淀区大工村转场以及干路作业工艺提升增加环卫作业运行成本,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增加了2.15亿元环卫作业经费预算。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清华园街道办事处2019年预算情况显示,向北京福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垃圾分类服务花费240万元。
还有一大改变就是执法。以杭州为例,同为2000年和2017年试点,此前十多年没有罚单,2017年起执法落地。截至去年11月,杭州市城管委执法共开具了九百多件处罚单。
浙江一些非试点城市,在去年4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约束下,也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开具罚单。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3月,浙江金华开发区有两家物业因未按规定收垃圾各被罚款5000元。4月9日,浙江金华某小区居民因生活垃圾扔入厨余垃圾桶,被罚款20元。
对于投放单位或物业的监督,有些地方规定清运单位可拒收未正确分类的垃圾。
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垃圾不分类投运,单位罚款5000-50000元,个人罚款50-200元。
《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草案)》对个人罚款最高,为500~1000元,对单位罚5000-10000元。
但是,对于居民的执法比较难。
一位环卫专家表示,没有那么多执法人员去监督居民的垃圾分类,特别是大城市人口众多,人口流动大。而用摄像头监控等方式,需要投入设备和运维成本,还有监督人员,效果不一定好,也不经济。